彼得前書

作者

  本書作者自稱使徒彼得(一1),是基督受苦的見證人(五1),那麼,他便是耶穌起初所揀選的十二使徒之一(可三14-19),是有權威的發言人了。彼得也稱為西門和磯法。在耶穌最後的受苦中,彼得所看見和感受到的,可能比任何一位使徒都要深刻(可十四54),因為他曾3次不認主(可十四66-72)。在彼得前書中,耶穌的受苦最少提及了4次(一11,二23,四1,五1)。

  彼得被看為猶太人的使徒,正如保羅被看為外邦人的使徒(加二7)。由於彼得是一位巡迴佈道家(林前一12,九5),因此,他可能已探訪過本書的收信人,就是小亞細亞教會的信徒。

  耶穌的教導對彼得前書有十分重大的影響,這可能由於彼得於耶穌在世傳道時,一直與祂在一起。除了雅各書之外,彼得前書大概是新約書信中複述耶穌言論最多的一卷書〔參一3、23=約三3、7;一4=路十二33;一8=約二十29;一10-12=路二十四25-27;一13=路十二35;一22(四8)=約十三34(約十五12);二4、7=可十二10(太二十一42);二12=太五16;二19、20=路六32-35;二25=約十11、14;三9=路六27、28;四13=太五12;五3=路二十二24-27;五5、6=路十四11(路十八14)〕。

  有些學者認為對於一個以亞蘭語為母語的漁夫來說,本書的希臘文似乎是寫得太好了;對於一個與保羅立場不同的使徒來說,本書的教義似乎也太像保羅了;他們認為此書是彼得死後一些人冒他使徒的名字寫成這信,好增加本書信的分量。

  另一些學者則回答這些疑問說:若一個作者寫了一封跟保羅的教導相似的書信,欲加添其權威,他大可冒保羅之名,而無需冒彼得之名。另外,當日大多數的加利利人可能從小就操希臘文和亞蘭文兩種語言。至於教導的內容,沒有證據可證明彼得和保羅的教導基本上是分歧的。昔日保羅責備彼得(加二11-14),是因為彼得曾一度不能持守其立場,而不是兩人在基本的教導上有不同的意見。此外,有些重要的保羅教義(如稱義的問題),彼得前書並沒有提及,而那些跟保羅教義相似的,全是早期教會共有的看法。總括來說,我們有理由相信使徒彼得就是本書信的作者。

收信人、寫作地點和年代

收信人

  彼得前書的對象是本都、加拉太、加帕多家、亞西亞和庇推尼等各省的人,這些羅馬省份幾乎遍及整個小亞細亞,只剩下最南的一部分,也就是說,現在土耳其的大部分都包括在內。

  基督教的傳入可能由一些往耶路撒冷朝聖,在五旬節當日歸信了的人帶返這些地區(參徒二9)。更大的可能性是,這些教會有一部分是保羅在第一和第二次宣教旅程中建立的,其餘的則由其他不知名的宣教士所建立。彼得並沒有把自己列入那些「傳福音給你們」的人之中(一12)。

  本書讀者到底是猶太基督徒,還是悔改歸主的外邦信徒,我們不得而知。彼得前書一章1至2節說:「寫信給那分散在……寄居的,就是照父神的先見被揀選……的人」。一章17節及二章11節又提到他們是寄居的,在某程度上是被放逐的人。這些經文可從字面上理解,指被放逐離開巴勒斯坦的猶太人;但也可從屬靈的意義來看,所有信徒在地上也是過著被放逐的生活,因為他們真正的家鄉在天。沒有人會否認猶太人確曾(並且仍然是)分散在各地,彼得既看教會為真以色列(參加六16;羅二29;腓三3),便把有關以色列國被擄的用語應用在教會之上,彼得在本書二章11節所用的句子跟希伯來書十一章13節(參創二十三4;詩三十九12)幾乎完全相同。

  若說一章1節那分散的人是基督徒(猶太人和外邦人),而不單是猶太人,針對這解釋法的人可反駁說:彼得是奉派作猶太人的使徒(加二7),彼得在信中引用了許多舊約句子,也顯示讀者是猶太人。然而,彼得並不限於向猶太人傳道,這是有憑據可證明的(加二12;林前一12),彼得向非猶太人的讀者引用舊約也不足為奇,因為許多敬畏神的外邦人(像哥尼流,徒十2)都十分熟悉舊約,保羅寫信給外邦人時(例:加拉太書),也引用許多舊約。

  讀者到底是猶太人或主要是外邦人,可從幾段反映外邦背景的經文獲得答案。彼得在二章10節說他的讀者從前「算不得子民」,所引用的是何西阿書二章23節(參羅九25)。他在四章3節又形容他們昔日「行邪淫、惡慾、醉酒、荒宴、群飲,和拜偶像」。上述罪行並不是用來形容不信的猶太人,因為猶太人的問題並非嚴重的道德問題,而是虛偽和律法主義。如此說來本書信的收信人就主要是小亞細亞的外邦基督徒,他們在世上的特徵是寄居的客旅。

寫作地點

  多半學者認為彼得前書是在羅馬寫成的。從五章13節中可得到一些指示:「在巴比倫與你們同蒙揀選的教會問你們安。」巴比倫(用以象徵有勢力和罪惡的大城)在許多早期基督教文獻(例:啟十四8,十六19,十七5,十八2、10、21;《巴錄二書》十1、2,十一1,六十七7;《西比蓮神諭》五143、159及以下)之中,都用作羅馬的代號。

寫作年代

  彼得前書的寫作年代大概是主後64或65年(參下一段)。

背景

  雖然其他新約著作也時常提及基督徒的受苦,但彼得前書則特別關注這主題。書中常討論基督徒受凌辱時應有何態度(一3-7,二12、20-23,三13-17,四12-19,五9、10),信中沒有清楚證實有正式官方的迫害;受凌辱似乎是基督徒在各處皆遭遇的事情(五9)。殘暴的主人有時會虐待一些基督徒僕人(二18-20);基督徒妻子可能要忍耐粗暴、不信主的丈夫(三1-6);一般來說,人們會注意基督徒,找機會指斥他們的不是(二12,三9、16,四15、16)。

  雖然我們看不見正式的、官方的迫害,但信中顯然指出更惡劣的環境快要來臨(四12-19)。彼得似乎感到目前基督徒與社會之間的張力,會爆發一種比現況更壞的局面。

  早期教會傳統說,彼得在尼祿逼迫基督徒期間,在羅馬被釘十字架,我們沒有理由要懷疑這說法。此外,由於彼得前書寫於羅馬,而四章12和17節又暗示一個危機正在逼近,正如主後65年基督徒在羅馬被迫害的事件,因此,我們可假設本書是寫於尼祿迫害羅馬基督徒之前不久的時間。根據歷史家塔西圖的說法,當時謠言滿天,傳說尼祿王自己焚毀羅馬城,以建立一個更宏偉的城市,尼祿為壓制謠言,便誣捏基督徒焚毀羅馬城。

  彼得前書寫成時,尼祿對基督徒的殘酷迫害仍未發生(參二14,三13),但彼得大概已預計迫害會臨到,想預先給羅馬以外的教會有所準備,以防大屠殺同樣臨到他們。尼祿的逼迫明顯沒有影響羅馬以外各省的基督徒,但這並不減低彼得前書的價值,因為書中主要指示基督徒應如何保持與社會的關係,以及遭受凌辱和受苦時應如何應付。

  若這是彼得前書背景的正確圖畫,本書的寫作年代便應是一世紀六十年代的早期至中期,因為羅馬城的大火發生於主後64年7月19日,逼迫則在該年的後期或65年的春天進行。彼得自己要在即將臨近的逼迫中殉道,正符合了使徒的口號:作基督徒受苦卻不要羞恥,倒要歸榮耀給神(四16)。

寫作目的和神學教導

  彼得前書的主要目的是勸勉基督徒在信徒間要有好品行(三8,五1-7),在非信徒的社會中更要這樣(二12),以清楚地見證他們在基督裏的盼望(三15),好歸榮耀給神。本書也幫助基督徒瞭解和忍耐一些與非信徒相交時所帶來的辱罵(一6、7,二12、18-25,三9、14-17,四1-5、12-19,五8-10)。

  彼得的勸勉是基於救恩的好信息,這救恩是神透過基督的死亡、復活,和再來而成就的。神是滿有憐憫的(一3,二10),祂是那「賜諸般恩典的神」(五10),而其子民是站在這恩典上(四10,五12),盼望在基督再來時看見這恩典最後的顯現(一13)。神預知和決定(一2、20,二8)一個救贖計劃,並藉此計劃為自己設立一群聖潔的子民(二9、10)。依著祂的計劃,神差遣基督到世上來,為了神的選民的緣故,完成這救贖大計(一20)。雖然祂是「神所揀選、所寶貴的」,卻是「被人所棄的」(二4),因為人不相信祂(二7)。不過,祂的受苦(一11,四1、13,五1)並不是無意義的悲劇,而是為了祂子民的好處(二21、24,三18),用祂的「寶血」把人從「虛妄的行為」中救贖過來(一18、19)。

  基督雖然肉身受死,但「按著靈性說,他復活了」(三18);祂從死裏復活,並得著榮耀(一21,二7),而且在神的右邊掌權(三22)。

  再進一步來說,我們必須解釋神救贖的好消息,與好行為之間的關係。若要透過福音改變人的生命,我們必須先把福音傳揚。福音的傳揚是靠著聖靈的能力(一12),傳福音不單是一種「新聞報導」,而是傳講神「活潑常存的道」(一23,四11),神藉此呼召祂的子民,並召他們「出黑暗入奇妙光明」(二9,一15),「得享基督永遠的榮耀」(五10)。

  彼得前書形容這種改變為「重生」(一3、23);重生之人的特徵是他擁有在基督裏「活潑的盼望」(一3、13)。

  這以基督之復活和再來為基礎的盼望,能改變人的行為(一13-15)。我們不再需要用傷害人和沒有愛心的方法來尋找滿足感,我們卻是把靈魂交託一位信實的創造主,以得著滿足(四19,五7),雖然因行善而受苦,我們也可以耐心忍受(二20),不以惡報惡(三9),並藉著行善,把神的憐憫帶給其他人(二12、15,三11、16,四19)。

  基督徒活潑的盼望並不會引導我們脫離非基督徒的社群,而是改變我們在其中的行為。基督徒仍是國家的臣民(二13-17),是凶惡主人的奴僕(二18-25),是不信主之丈夫的妻子(三1-6)。我們在社會制度之下活出新人的樣式和盼望,人便會因我們的好行為而歸榮耀給我們在天上的父神(二12;太五16)。

內容提要

  一章1、2節這部分是形容「神的選民」,彼得以3個句子為神的揀選下定義。

  首先,揀選是照神的先見。這句子的意思不單是神預先知道祂會揀選誰,正如一章20節所暗示的,先見可能也包括神的旨意和目的(參摩三2;徒二23;羅八28-30,十一2;林前八3;加四9)。

  第二,這揀選是「藉著聖靈得成聖潔」。「揀選」在這裏是聖靈有效的呼召,使人從黑暗進入光明(二9)。在以弗所書一章4節,神從創立世界以前便已揀選了我們。

  第三,我們的揀選是「以致(為了)順服耶穌基督,又蒙祂血所灑」。後者大概是指基督的死所產生的道德效力,在我們信靠祂的時候,潔淨我們的良知和行為(參來九13、14)。

  這樣,神的選民便是:根源於神那永恆、有目的的先見;藉著聖靈的工作蒙召和悔改;並以順服神為一生的目標(參一14)。

  一章3至12節這段形容救恩是何等的寶貴──是一份不能朽壞、不能玷污、不能衰殘、絕對完美的基業(第4節),是我們信心的目標(第9節),是不能言喻之喜樂的基礎(6、8節)。古時的聖先知已詳細地尋求考察這救恩,其奇妙之處更令天使也盼望能察看(10-12節)。

  這救恩出於神的大憐憫,並透過耶穌從死裏復活,叫人可以得著(第3節)。不單未來的產業「到末世要顯現」(第5節),那些信靠基督的人更可得著現今靈裏的益處,神還應許現今要賜下能力,使信徒在信心中能持守。這並非指基督徒可逃避苦難;他們可能「需要」受苦(第6節),若是這樣,他們不應埋怨,要看苦難為鍛鍊人的火,可除去虛假的倚靠,只留下像純金一樣寶貴的真信心(第7節)。受苦可能是完全經歷救恩之前一個重要的準備,因為到了末時,只有信心可得蒙祝福。

  信心與眼見之物不同,因為信徒從未見過耶穌,卻相信祂和愛祂(第8節)。信徒的盼望是有足夠的理由(三15),這盼望主要是建基於耶穌的復活(一3)──一件真實的歷史事件。

  一章13至25節彼得在此賜下一個命令:專心盼望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所帶來給你們的恩(第13節);並要過一種順服神的新生活(14、15節)。盼望是對一件事情的深切想望,並且相信那事情會發生,因此彼得是命令教會切切仰望基督,並相信祂會榮耀地再臨。那麼,信徒便必須用心思想,並保持頭腦清醒,約束他們的心,知道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是甚麼(第13節)。

  這強烈的盼望能改變人的行為,因為它替代了我們從前的「私欲」;我們從前是蒙昧無知,不曉得真正想望的和能滿足我們的是甚麼(第14節)。渴慕基督往往能帶來聖潔的生活,若我們樂於作神的兒女(第14節),我們便肯定會學效天父(15、16節;參利十九2)。

  激勵我們行善的還有一樣,就是敬畏那按各人行為審判人的神(第17節)。雖然彼得在17節以敬畏(或畏懼)來激勵我們,但在18、19節則保證我們靠賴基督的寶血,已從虛妄的行為中得贖,我們得救是憑著信心(9、21節),不是憑著善行。彼得要我們存敬畏的心,因為神不喜悅人的不信,彼得說主會按各人的行為審判,大概是指祂會尋找我們順服神和愛人的證據,因為這些態度是盼望和信心的表現。我們若缺乏這些態度,懼怕神的審判,便會把我們帶回神的憐憫中。在神的憐憫中我們可以享有平安和喜樂,而這樣,我們便再次充滿愛心。

  彼得在第22節命令我們以這愛心對待信徒。第22至25節並沒有提及盼望,但彼得說我們是藉著神活潑常存的道獲得重生時,他已暗示我們的盼望。既然「主的道是永存的」(一25=賽四十6-8),那些倚靠主道的人也同樣是永存的(參約壹二15-17)。有了這保證,我們便可以從心裏切實地愛我們的弟兄(第22節)。

  二章1至10節這段經文充滿了舊約的引文和意象(二3=詩三十四8;二4、7=詩一一八22;二6=賽二十八16;二8=賽八14;二9=出十九5、6;賽九2,四十三20、21;二10=何二23)。第9、10節顯示彼得看基督教會為新以色列,他大概是看教會在世上的經歷如一種放逐,正如猶太人被放逐至巴比倫(一1、17,二11),並認為悔改歸主正如出埃及一樣,離開以往虛妄黑暗的生活,進入神的光明,正如猶太人昔日出埃及一樣。

  第6至8節顯示耶穌對某些人來說是寶石,但對不信的人來說,卻是一塊絆腳石。在這論調背後是神那莫測高深的預定(第8節),那些信靠祂的人是被預先揀選的(第9節;參一1),是有君尊的祭司(參以下有關二5的敘述),是具有神自己聖潔特質的國度(參一14、15),並且是屬神所有的、蒙神珍愛的子民。這一切都不是由於我們的功勞,而是出於神的憐憫(第10節)。

  第1至3節又是一個命令,我們既藉著神的話,就是靈奶,曾稍嘗過主的恩慈,就要渴望這恩慈,以致在信心裏漸長,或是在基督的恩典裏切切盼望。

  第4、5節是一個複雜交錯的隱喻,基督被描繪為活石,教會則是用活石所造的靈宮,也是祭司。教會一方面是神的居所(參林前三16;弗二21、22),另一方面,也是居所裏供職的人,他們向神獻上順服的祭(參羅十二1、2)。

  二章11、12節這是本書所關注的中心思想;基督徒既是在這世上寄居的人,他們便不應存不信者所存的私欲。這等屬血氣的欲望是短暫的(一24、25),並會敗壞那追逐這些欲望的靈魂。神的新選民應致力行善,休管別人的侮辱,因為這些善行最終會叫人歸榮耀給神。那麼,這次序又再是:私欲改變,行為改變,神得著榮耀(參太五16)。

  二章13至17節經文中有一種意識,就是基督徒要順服所有的人(二13、18,三1;參「謙卑」,三8、9、16,五3、6),基督徒要「尊敬眾人」(二17)。基督為罪人而死,是一個叫人降卑的真理,這真理禁止基督徒傲慢自大,或以為他們沒有在愛上虧欠別人(參羅十三8-10),相反,他們必須看別人比自己強(可十44;腓二3)。

  其後,彼得宣告信徒必須順服君王和君王以下的臣宰。他們必須努力行善,使那些說基督教與人生不相干的人啞口無言。

  然而,順服國家並不是絕對性的。因為基督徒先要做神的僕人(第16節)。他們有自由指出,神所任命的國家必須持守有秩序的生活。由於基督徒的優先次序是先服侍神,君王只是受造之物,所以順服君王是「為主的緣故」而順服,而不是為了君王的緣故。

  二章18至25節(參羅十三1-7)為奴僕的基督徒的良心要對得住神,也要由神去塑造(第19節)。他們既曾經歷過神的恩典,彼得便吩咐他們要靠著這恩典,忍受冤屈的苦楚,不可還擊:他們是被召去過這種生活,因為耶穌為他們受了苦,祂受苦是為了給他們一個榜樣。第21至23節描述了這個榜樣,24、25節描述這代贖及其功效,耶穌不單活出這種不報復的生活榜樣,同時也給跟從祂的人有能力過這樣的生活,方法是為他們死,以致他們可以「在義上活」(第24節)。惟有當基督徒在基督為他們成就的盼望上感到安全和滿足時,他們才有這種自由和意志,願意付上極大代價去跟從基督的榜樣。基督徒意圖親自報復的時候,他們應回想,即使耶穌也「將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」(第23節),交託那曾說:「伸冤在我,我必報應」(羅十二19、20)的神。

  三章1至7節這裏有6節是向妻子說的話,1節是向丈夫說的。一個基督徒妻子如何獲取不信主之丈夫的心呢(第1節)?彼得警告她們不要花心血在外表上,以為外表的吸引力是最重要的(第3節);相反,她強調妻子要在心裏以長久溫柔、安靜的心為裝飾(第4節),並輔以貞潔的品行(第2節),便可以把丈夫「感化過來」(第1節)。彼得並非叫妻子盲目地奉承丈夫,而是平靜地生活,自由而有信心地在愛中服侍。縱使遇上了虐待她的丈夫,妻子也不用害怕(第6節),但怎樣才能不害怕呢?就要學效撒拉,要堅定地仰賴神(第5節);在此彼得又再一次肯定盼望能改變生命,也能使人順服。妻子要先歸順主,而歸順丈夫只是次要,基督徒妻子要像奴僕一樣,要運用她以神為本的良知(二16),為基督的緣故,決定何時不該跟從她丈夫的帶領。有些學者認為婦人順服丈夫只是反映一種列祖時代的文化,現今應要摒棄;有些則認為這是反映了男性與女性之間的分別,意義深長,是有價值的,並且是神所賦予的,這種男女之間的分別,在帶領與順從,或主動與回應等愛中的關係裏,得以保存和加強(參弗五21-33;西三18、19)。

  彼得在第7節勸勉丈夫按著自然和已顯明的真理(和合本作:「按情理」)與妻子保持應有的夫婦關係。自然的真理就是女性是較柔弱的,這不代表她們在智力或感情上是下等的,而只是指出一個可看見的事實:女性的身體不及男性強。在沒有各種電動器具的文化裏,強壯的體魄是生存和生活的重要條件,因此,聖經勸告男性要為了妻子的緣故,使用其較強的體力。

  在此要顯明的真理是:妻子是與丈夫「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人」,因此丈夫必須敬重她。

  三章8至12節這是二章13至三章12節的總結,勉勵全教會要首先愛弟兄(第8節),然後要愛一些充滿敵意的外人(9-12節)。第9節所描述的,叫我們想起耶穌的態度(二23)和命令(路六27-36)。基督徒不單要忍受辱罵(二19、20);他們還要主動回應,「祝福」那些辱罵他們的人(第9節)。祝福是願望他們安好,並把這願望化作禱告,信徒真正的願望是仇敵能悔改,一同分享基督徒將會承受的福氣(三1、9)。彼得引用了詩篇三十四篇12至16節來支持第9節的邏輯,基督徒欲承受救恩的福氣(一4、5,三9),就必須祝福那些敵恨他們的人;這不表示他們可以賺取救恩,而是說救恩是信仰的目標(一9),真信仰可使一個人充滿愛心。

  三章13至17節彼得似乎仍很樂觀,認為基督徒若行善,便沒有人能傷害他們(第13節)。雖然如此,可能神的心意是叫基督徒行善受苦(第17節),而這樣總比行惡受苦好,不但因為他們永不應行惡,也因為他們為義受苦便得著 「賜福」(第14節,參四14;太五10-12)。因此,信徒不應害怕人,應害怕基督不喜悅,要在祂的信實裏保持平靜(參14、15節;賽八12、13)。這樣,信徒便問心無愧,輕鬆自由,以致他們述說心中盼望的緣由時,他們的行為亦已見證其中的真理(參第15節,一3),辱罵基督徒的人會自覺羞愧(第16節),被感化過來(三1),並歸榮耀與神(二12)。

  三章18至22節這段與二章21至25節和一章18至21節類似,是說明彼得勸信徒要無愧於心和忍受痛苦的理由。由於基督一次為全人類受死,使罪人免除諸罪,開了一條神人相交的路,通往滿有憐憫之神那裏,所以信徒能夠謙和忍受痛苦。拒絕這種痛苦便表示信徒不相信那完全信實的創造主(四19),這位創造主顧念祂的兒女,盼望能承擔他們一切的憂慮(五7)。

  在挪亞的日子,得救的人不多(參三1、20,四17),同樣,在彼得那充滿敵意的世代裏,受洗得救的人也不多(18-21節)。但基督已得勝,使凶惡的「眾天使和有權柄的,並有能力的」服在祂腳下(第22節),信徒可因此得著鼓勵。

  彼得小心地界定藉洗禮得救的意義;洗禮並不在乎水有潔淨罪的功能,而在於「藉著耶穌基督復活……在神面前有無虧的良心」(第21節)。四章1至6節基督徒不應純粹按著人的意欲來生活,而應按著神的心意(參一14,二1、2、11、12、15),那就是說他們應與不信主之人的行為斷絕,這樣可能會帶來他們的毀謗(第4節)。然而,信徒不應為此而報復,因為神自會審判(第5節)。

  彼得命令信徒說:「基督既在肉身受苦,你們也當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,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,就已經與罪斷絕了」(第1節)。有些人認為這句話是指透過受苦的過程,我們就更加聖潔;然而,若這裏的受苦是指死亡(與三18平行,四1又暗示說「基督既……你們也當……」),則第1節應照羅馬書六章6、10、11節來理解。

  第6節是一節難解的經文。有些人認為這節的意義與三章19節的教訓相同。另一個更合理的解釋可能是說,這裏並不是指傳福音給死人,而是有人聽聞福音,後來死了。那就是說,那些曾聽聞福音的人,相信了,然後死了,所聽的福音便不是徒然的了。雖然單從人的角度看,這些信徒在肉身上受了審判(即死了),但從神的角度看,他們在靈裏仍然活著,這就是傳福音的目的。因此,第6節是一個鼓勵,縱使以前的朋友蔑視基督徒的盼望,指出基督徒也難免一死,但信徒仍要靠著神的旨意而活。

  四章7至11節信徒在教會中所作的事是本段的主題。彼得看當代的事件是末時的開始(四7、17)。因此他更著緊地勸勉信徒謹慎自守、儆醒禱告(參一13)。

  基督徒若持守著以禱告親近神,就必能彼此相愛和輕看彼此間的虧欠(參弗四1-3)。這愛的彰顯應可從弟兄間彼此款待的喜樂中得見,尤其是在遭受逼迫的時候更應如此(第9節)。這愛也可感動信徒去使用各種恩賜和才幹,在信心裏彼此建立(第10節)。經文提出了兩個例子:講道和服侍(就是傳道人和執事的工作),最重要的是認識講道和服侍的目標和達到這目標的途徑;那目標就是「叫神在凡事上……得榮耀」(第11節),途徑是要緊記是神給予服侍的力量和傳講的話語。

  四章12至19節我們在這段經文又看見因作基督徒而受逼迫和恥辱的境況,「有火煉的試驗」(第12節)正在臨近(參一6、7)。彼得看這些受苦(大概是來自憎恨基督徒的人,而不是正式官方的逼迫)是神由教會開始在世上的審判(17、18節;參箴十一31)。但神對教會的審判並非為了懲罰,而是為了淨化教會(第14節,一6、7)。

  彼得提醒讀者說,受苦是正常的基督徒經驗(19節,三14;徒十四22;帖前三3),而基督也是這樣受苦(二21-25;太十25)。我們要把靈魂交託那信實的造化之主(第19節)。不要感到羞恥(第16節),反要歡喜(第13節;參羅五3-5;雅一2、3)。不要因過犯而受苦(第15節),卻要一心為善(第19節,二15,三11、17)。最後,要歸榮耀給神(第16節)。

  信徒若照上述的吩咐面對受苦,便是有福的(第14節),因為神必與他們親近,堅立他們。經文中也應許說,若他們欣然為基督忍受苦難,在基督再來時便能嘗到那極大的喜樂(第13節;參可八38;羅八17)。

  五章1至7節彼得再次處理教會中人與人的關係(例:在三8,四7-11之中)。他告訴眾長老如何作群羊的好牧人(1-4節);又告訴少年人如何順服年長的(第5節),並吩咐各人要謙卑相待。

  他們若不能謙卑,便不可能相愛和合一(弗四1-3)。彼得提醒信徒說,神阻擋驕傲的人,賜恩給謙卑的人(第5節;參太二十三12;雅四6),在末世的時代,神更要令謙卑的人升高(第6節;參路十四11,十八14;雅四10)。最重要的是,神叫祂的子民把一切憂慮卸給祂,因為祂顧念他們(第7節;參詩五十五22;太六25-30)。

  少年人若謙卑,便會順服和尊重他們的長老。眾長老若謙卑,便不會轄制他們的羊群(第3節),也不會在事奉中顯得貪婪或吝嗇(第2節),相反會以一個謙卑的榜樣帶領羊群。這樣,教會內的生活便能激勵人在教會外有順服和愛。

  五章8至11節彼得又再返回受苦的論題上。受苦是世上眾信徒的命運(第9節;參四12)。雖然受苦是神的旨意(一6,三17,四19),但撒但也用苦難來摧毀信徒的信心。因此,彼得勸勉教會謹守和儆醒(第8節,一13,四7),以致他們能用信心抵擋獅子(魔鬼)。

  五章12至14節總結時,彼得形容他這簡短的信是一個關乎神之真恩的勸勉和見證。因此,這信不是呼籲人為神勞苦,而是叫人認清楚、享受,和活出神為其子民已承受也將會繼續承受的勞苦。這信由西拉(可能就是徒十六25;帖前一1;帖後一1的西拉)送出,是在羅馬城寫成的,馬可和全教會也向收信人問安(這馬可大概就是寫馬可福音的人,又是保羅從前的宣教旅伴,徒十三13,十五37;提後四11)。彼得最後的一句話是祈願眾教會有平安,並催促他們用愛心彼此親嘴問安。